嗷嗷待哺的杂食动物(2012年3月24日)

分类:教育沉思
2012-07-12 05:25 阅读(?)评论(0)
 

   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,恰好纵贯我的中学和大学时光。我很奢侈地走过了一个理想主义与激情飞扬的时代,在展望未来人生的迷惘眼神中,也见证了一个古老民族的青春畅想。那时我不挑食、胃口大、吃相贪,在阅读方面也像一个嗷嗷待哺的杂食动物。

    读报纸中缝。连报纸中缝都不放过,这是很多同龄人共有的阅读体验。读初一的时候,在农村,在外工作的父亲给我订阅了两份报纸,《中国少年报》和《中国青年报》,每天的头等大事就是在村口盼望邮递员的到来,报纸拿到手后,通读,时政新闻、理论文章、医药卫生、编读往来和补白之类,照单全收,而最喜欢的是报纸中缝,因为那里常常有格言警句可供摘抄,比如周恩来的名言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”,至今还在我初期的日记本里,“崛”字旁边还有注音。时至今日,我还是会读中缝,哪怕是遗失声明和讣告。

    读破损的书。记忆中,乡间读过的大部头,几乎没有一本书不是破损的,包括那时我最迷恋的《希腊神话》,我至今怀疑,关于希腊神话的某些知识盲点,源于那个本子的残破。后来进城了,读大学了,还会遭遇残破的书,比如《查泰来夫人的情人》,寝室里每个人只有一天传阅的时间,大家挑灯夜读的依然是个残破的本子,图书馆借阅的张贤亮的《绿化树》、《男人的一半是女人》以及“三言二拍”、《金瓶梅》甚至生理卫生、妇女心理学之类书刊,也常常有缺页。当然绝大多数是不破的书,比如每期必读的《小说月报》、《中篇小说选刊》、《诗刊》等,尤其是诗歌读物,不破。现在搞古典文献研究了,想找破书不容易。

    读摘抄剪报。中学时代摘抄往往是景物描写肖像描写以及格言警句,大学后摘抄的更多是诗歌,尤其是当代新诗。朦胧诗是我们抄录最多的,后来买了本《朦胧诗选》,摘抄本却不舍得扔掉,若干年后,看那一笔一划的抄写,依稀可见那时对诗歌的虔诚敬畏。剪报也是那个年代学生特别热衷的活儿,至今我还珍藏有十多本,封面封底都是美女挂历纸,剪报贴在文件纸上,文史哲分门别类,评论和作品各归其位,古今中外各安其所,每篇文字划上了无数的波浪线。现在年过不惑,坐拥书城,不再摘抄剪报,却常常怀念身体和心灵都有好胃口的青春时光。

 

 简要回答以下五个问题:

1、  那个年代,你读得最多的一本书是什么?

阎月君等编选《朦胧诗选》,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

2、  你最近读的一本书是什么?

《资中筠自选集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

3、  你平时阅读,网络和纸面的比例是多少?

大约1:10

4、  读书对你的人生有什么影响?

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轨迹,已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,巩固了自己闲适的心态。

5、  你个人有多少藏书?

约8000册纸质图书、约500G的电子图书
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